×

2025重庆彭水初中招生入学政策

24小时热点资讯 24小时热点资讯 发表于2025-05-27 10:52:15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招生办法

  (一)单校划片招生

  本着相对集中与承袭传统的原则,凡单校划片招生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到所在片区初中学校就读。

  (二)多校划片招生

  根据教育部关于“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推进片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均衡”的相关规定,彭水一中教育集团、民族中学、彭水三中、摩围中学、汉葭中学、思源实验学校实行多校划片与“学生志愿+电脑随机派位(摇号)”相结合的方式招生。

  1.统筹计划招生

  将彭水一中教育集团、民族中学、彭水三中、摩围中学、汉葭中学、思源实验学校统筹招生计划分配到县城9所小学(彭水一小、彭水二小、彭水三小、彭水四小、森林希望小学、两江小学、隆鑫希望小学、彭水五小、白云小学)和乡镇独立法人小学,由各小学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志愿,择优推荐学生对口直升相应学校,不纳入电脑随机派位(摇号)。自愿放弃统筹计划招生推荐的学生,经本人申请,监护人签字同意后,属县城小学毕业的学生参与“学生志愿+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录取,属乡镇小学毕业的学生由所在片区初中学校录取。

  2.“学生志愿+电脑随机派位(摇号)”招生

  (1)志愿填报。县城小学毕业生(已填报统筹计划招生的学生除外)自主填报小升初志愿,每名学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即一所学校)。彭水五小六年级毕业生按照县教委下达的民族中学、摩围中学、思源实验学校招生计划的比例对口直升到三所中学。

  (2)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当填报志愿学校人数低于统筹计划招生后的剩余招生计划(剩余招生计划=学校招生计划-统筹招生计划-单校划片招生人数-政策性优抚入学人数)时,则由志愿学校全部直接录取,不需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当填报志愿人数超出统筹计划招生后的剩余招生计划时,则通过电脑按志愿随机派位(摇号)录取。未被志愿学校录取的学生及放弃志愿填报的学生,纳入有空余学位的学校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录取。

  (三)民办初中学校招生

  民办初中学校(文武中学)与公办学校同步开展招生录取工作,根据学生志愿,面向全县小学自主招收六年级毕业生或流动人口子女,不得超计划招生。

  (四)特殊群体招生入学

  1.随迁子女入学。贯彻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对符合《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并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须到公安机关办理居住证。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实际居住地,结合周边学校布局、办学规模和实际招生情况,纳入县内初中招生统筹安排,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随迁子女监护人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申报,申请就读县城学区中学的,经审核通过者,纳入有空余学位的学校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录取;申请在乡镇学区中学就读的,由相关学校直接录取。

  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构建普特融合教育体系,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就便安排适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安排送教上门,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极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残疾儿童、少年,须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缓学手续。申请就读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直接到学校现场咨询、报名,由特殊教育学校将学生信息录入学籍管理系统。

  3.政策性优抚对象子女入学。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子女、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军人子女、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援藏干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彭工作的外籍专家、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需提供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文件及本人所在单位工作证明材料)、县人力社保局备案的重庆英才服务A(B)卡人员等,其子女接受小学教育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办理。其中,人才子女于2025年5月29日至6月6日,由父母通过“渝快办”APP首页“渝才荟”专区进行网上报名。其他各类政策性优抚对象子女于同一时间,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带上相关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县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现场办理。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纳入县内初中统一招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网上申报,不参与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录取。

  4.初中体育特长生入学。2025年县内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具备体育特长,接受过一定程度的专业训练,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好的发展潜力,采取自愿报考的原则,自主选择报考彭水一中教育集团、民族中学、彭水三中、思源实验学校、汉葭中学、摩围中学其中一所学校的一个类别(具体事宜将印发2025年初中体育特长生招生工作通知)。

  5.县外返彭学生入学。户籍属汉葭街道、绍庆街道、靛水街道的县外小学毕业生,通过网上报名的,纳入县城多校划片“学生志愿+电脑随机派位(摇号)”招生录取,未通过网上报名或错过网上报名时间的,由县教委安排在县城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户籍所在乡镇属对口直升县城中学的县外小学毕业生,由县教委安排在县城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户籍属对口直升乡镇中学的县外小学毕业生,到对应乡镇中学报名入学。

  招生流程

  (一)子女信息维护。根据市教委统一要求,我县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安排在第三批次,5月28日前全县公民办小学完成子女信息维护工作。

  (二)正式网上报名。5月29日至6月6日期间,申请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监护人,通过线上分批次登录“渝快办”APP在专栏或专区进行入学报名,如实填写入学申请表,提交入学申报相关材料。公办、民办学校只能选择填报一所,不能兼报。不按学区划分选择学校申报或不如实填写报名信息,系统审核不通过而影响入学的后果自负。

  小升初入学申报材料按以下要求提供,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获取。

  1.县内小学毕业生:提供适龄儿童、少年与其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

  2.政策性优抚对象子女:提供适龄儿童、少年与其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及符合政策优抚条件的相关材料。

  3.随迁子女:提供适龄儿童、少年与其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小学毕业证及居住证。

  4.县外返彭小学毕学生:提供适龄儿童、少年与其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和小学毕业证。

  (三)网上审核录取。7月3日前,申报乡镇初中学校和文武中学的,由学校审核录取。对申报县城初中学校已完成正式网上报名的,由县教委统一组织“教育入学一件事”工作专班人员对适龄儿童、少年及家长的相关证件材料和报名信息逐项进行核验。对不符合条件的入学申请,应将不符合原因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并及时在招生平台补充上传相关材料,按时完成入学审核验证。对核验通过的予以网上录取。具体录取办法如下:

  1.公办学校根据学区划分,分别按单校划片、多校划片招生方式分类分批录取。

  2.民办学校(文武中学)按县教委下达计划和学生申报情况自主录取。

  (四)录取结果公示。分类分批次公布录取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录取结果将通过“渝快办”发送信息通知学生家长。

  (五)结果查询确认。7月7日前,家长通过登录“渝快办”APP“教育入学一件事”专栏或专区查询录取结果并予以确认。

  (六)发放入学通知。7月10日前,学校通过“渝快办”发放电子入学通知书,生成入学“报到码”。家长可以对入学通知书进行查看、下载、打印,并按学校通知办理入学手续。

  对因错过报名时间等特殊原因未完成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各学校要主动服务,按照县教委招生政策做好线下报名入学登记工作,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