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25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办法
一、招生范围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招生,所在区招不满且学校审批机关为市教育局的,可以由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教育局批准适当扩大招生范围,但不得跨设区市招生。
二、招生条件
民办学校可招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适龄儿童少年:
(一)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在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
(二)房产。适龄儿童少年或其父母(双方或一方)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独立产权房产在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
(三)居住证。适龄儿童少年父母(双方或一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的居住证截至2025年8月31日满半年,且有经商办企业营业执照或合法的劳动合同。
(四)学籍。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在我市实际就读且学籍在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的,视为符合民办学校报名条件。
(五)其他。其他符合《关于做好合肥市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定的公办学校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
三、招生程序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统一通过网上招生系统实行网上报名登记。网上报名操作办法另行印发。
(一)报名登记
1.网上报名。在规定时间内,适龄儿童少年户籍、独立产权房产或者小学学籍等在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可通过网上招生系统进行报名,只可选1所民办学校志愿。符合报名条件的显示报名成功,无需再进行线下资格审核。
2.线下报名。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或网上报名不成功的适龄儿童少年,在网上招生系统登记并预约线下审核时间。按照系统提示,携带相关材料到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地点进行报名资格审核。申报同一所学校的双胞胎(多胞胎)学生父母可向招生学校所在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双胞胎(多胞胎)可作为一个摇号单位进行分组、摇号。
(二)招生录取
1.提前录取。
(1)直升生。民办一贯制学校七年级招生方案报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执行,可根据家长意愿,采取直升招生的方式确认录取。直升生录取结果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直升人数未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有关招生要求执行。直升生资格由相关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确定报属地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2)政策优待人员子女。民办学校对我市烈士子女,符合特定条件的军人、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队伍人员等(具体范围见附件3-1),安排一定的比例单独设立招生计划提前录取,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具体招生办法由相关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报属地政府同意,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公布实施。
2.录取方式。
(1)直接录取。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适龄儿童少年直接录取到所填报的招生学校,录取名单在网上招生系统封存,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家长可登录网上招生系统查询录取结果。
(2)摇号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通过网上招生系统实施摇号录取。招生学校要根据规定提前制定摇号方案,经属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教育局备案后提前向社会发布。摇号现场须邀请纪检监察机关或公证机构现场公证,学校不得自行选择性录取。摇号录取名单在摇号系统封存并适时导入网上招生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家长可登录网上招生系统查询录取结果。
(三)入学注册
网上招生系统录取信息是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招生学校入学注册的依据。民办学校不得拒收已被录取的学生。适龄儿童少年被录取后不得改报其他学校,其他学校也不得录取已被录取的学生。
附件:
3-1.民办学校政策优待人员子女范围及政策依据
3-2.合肥市2025年民办义务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附件3-1
民办学校政策优待人员子女范围及政策依据
一、烈士子女入学
范围:烈士子女。
依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
二、特定军人子女
范围:(一)在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部队工作的军人的子女;
(二)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
(三)获得勋章、荣誉称号、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
(四)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依据:《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政联〔2011〕7号)、《安徽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政联〔2021〕1号)。
三、特定公安民警子女
范围: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
依据:《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
四、特定消防救援人员子女
范围: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英雄模范、因公牺牲、一至四级因公伤残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和驻边远艰苦地区在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
依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保障机制的意见》(合政办秘〔2019〕64号)。
五、其他符合优待政策的人员子女。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3-2
合肥市2025年民办义务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制 | 校址所在地 | 可招生学段 | 招生范围 | 备注 |
1 | 合肥安生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蜀山区 | 小学、初中 | 蜀山区 | 审批机关 为市教育局 |
2 | 合肥滨湖寿春中学 | 完全中学 | 包河区 | 初中 | 包河区 | |
3 | 合肥新康中学 | 完全中学 | 包河区 | 初中 | 包河区 | |
4 | 合肥世外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包河区 | 小学、初中 | 包河区 | |
5 | 合肥市包河区协和双语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包河区 | 小学、初中 | 包河区 | |
6 | 合肥八一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高新区 | 小学、初中 | 高新区 | |
7 | 合肥新华公学 | 十二年一贯制 | 高新区 | 小学、初中 | 高新区 | |
8 | 合肥高新中嘉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高新区 | 小学、初中 | 高新区 | |
9 | 合肥润安公学 | 十二年一贯制 | 经开区 | 小学、初中 | 经开区 | |
10 | 合肥中锐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经开区 | 小学、初中 | 经开区 | |
11 | 合肥锦绣中学 | 完全中学 | 经开区 | 初中 | 经开区 | |
12 | 合肥新站高新区康桥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新站区 | 小学、初中 | 新站区 | |
13 | 合肥瑶海众望初级中学 | 初级中学 | 瑶海区 | 初中 | 瑶海区 | 审批机关 为各县(市)、 区教育主管 部门 |
14 | 合肥兴国实验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瑶海区 | 小学、初中 | 瑶海区 | |
15 | 合肥寿春中学 | 初级中学 | 庐阳区 | 初中 | 庐阳区 | |
16 | 合肥西苑中学 | 初级中学 | 蜀山区 | 初中 | 蜀山区 | |
17 | 合肥蜀山行知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蜀山区 | 小学、初中 | 蜀山区 | |
18 | 合肥包河大地中学 | 初级中学 | 包河区 | 初中 | 包河区 | |
19 | 合肥高新区常青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高新区 | 小学、初中 | 高新区 | |
20 | 肥东金龙文武学校 | 小学 | 肥东县 | 小学 | 肥东县 | |
21 | 肥东尚真花园小学 | 小学 | 肥东县 | 小学 | 肥东县 | |
22 | 肥东志成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肥东县 | 小学、初中 | 肥东县 | |
23 | 肥东为民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肥东县 | 小学、初中 | 肥东县 | 审批机关 为各县(市)、 区教育主管 部门 |
24 | 肥东尚真实验中学 | 初级中学 | 肥东县 | 初中 | 肥东县 | |
25 | 肥东圣泉中学 | 完全中学 | 肥东县 | 初中 | 肥东县 | |
26 | 肥东锦弘中学 | 完全中学 | 肥东县 | 初中 | 肥东县 | |
27 | 肥东凯悦中学 | 完全中学 | 肥东县 | 初中 | 肥东县 | |
28 | 肥东尚真中学 | 完全中学 | 肥东县 | 初中 | 肥东县 | |
29 |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 | 完全中学 | 肥西县 | 初中 | 肥西县 | |
30 | 合肥大地学校 | 初级中学 | 肥西县 | 初中 | 肥西县 | |
31 | 长丰北城衡安学校 | 完全中学 | 长丰县 | 初中 | 长丰县 | |
32 | 合肥新桥中学 | 完全中学 | 长丰县 | 初中 | 长丰县 | |
33 | 合肥厚德中学 | 初级中学 | 长丰县 | 初中 | 长丰县 | |
34 | 合肥北少林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长丰县 | 小学、初中 | 长丰县 | |
35 | 庐江县兴华学校 | 完全中学 | 庐江县 | 初中 | 庐江县 | |
36 | 庐江县庐州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庐江县 | 初中 | 庐江县 | |
37 | 庐江县志成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庐江县 | 初中 | 庐江县 | |
38 | 庐江县金林小学 | 小学 | 庐江县 | 小学 | 庐江县 | |
39 | 安徽巢湖春晖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巢湖市 | 初中 | 巢湖市 | |
40 | 巢湖市私立斯辰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巢湖市 | 初中 | 巢湖市 | |
41 | 巢湖市汇文实验学校 | 完全中学 | 巢湖市 | 初中 | 巢湖市 | |
42 | 巢湖市新星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巢湖市 | 初中 | 巢湖市 | |
43 | 巢湖市新华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巢湖市 | 初中 | 巢湖市 | |
44 | 巢湖市巢扬学校 | 十二年一贯制 | 巢湖市 | 初中 | 巢湖市 | |
45 | 巢湖市一鸣学校 | 九年一贯制 | 巢湖市 | 初中 | 巢湖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