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计划
2025年,沙坪坝区初中入学学位预计10000个,招生人数以实际招生数量为准。
招生办法
申请2025年小升初入学的学生家长及幼升小入学的本区户籍学生家长需按需求分阶段登录“渝快办”网站(https://zwykb.cq.gov.cn)“义务教育入学”专栏(以下简称“专栏”)或“渝快办”APP“教育入学一件事”专区(以下简称“专区”),完成子女信息维护、入学报名、录取结果确认等流程,线上办理小升初、幼升小招生入学手续。
已于2024年12月申请小学入学学位并审核通过且持有效《居住证》或《暂住登记凭证》的非沙坪坝区户籍适龄儿童家长登录“沙坪坝区小学生报名查询系统”(网址:http://xxzsbm.cqedu.net/),补充申请信息,填报对应学校和志愿学校。
(一)公办初中入学方式
公办初中招生入学坚持“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采取“对口派校、电脑随机派位、区域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区内小学毕业的沙坪坝区户籍应届学生入学
区内小学毕业的沙坪坝区户籍应届学生可在其毕业小学的对口中学免试入学或指派入学,也具有参加初中阶段学位紧张学校入学指标电脑随机派位的资格。非沙坪坝区户籍区内小学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和沙坪坝区户籍区外小学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不具有参加初中阶段学位紧张学校电脑随机派位的资格。
沙坪坝区初中阶段学位紧张学校有六所,包括市级重点中学: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校、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民转公”转制中学:重庆市名校联合中学校、重庆市南渝中学校、重庆市树人中学校。以上六所学校的招生工作按照“自愿申报、随机派位”的方式进行。
具有参加初中阶段学位紧张学校电脑随机派位资格的学生可在三所“民转公”转制中学中自愿选择一所参加电脑随机派位;或者根据《沙坪坝区2025年对口中学和市级重点中学学位紧张学校随机派位对应表》选择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参加电脑随机派位。每位学生只能填报一个志愿学校,市级重点中学和“民转公”转制中学不兼报,即选择参加“民转公”转制中学电脑随机派位则不再具有参加对应市级重点中学电脑随机派位的资格,选择参加对应市级重点中学电脑随机派位则不再具有参加“民转公”转制中学电脑随机派位的资格。同届毕业的、符合摇号条件的双胞胎(多胞胎)适龄少年摇号时,法定监护人可申请以其中一名适龄少年信息捆绑摇号。
区内小学毕业的沙坪坝区户籍应届学生应进入专栏或专区完成小升初志愿填报,在“选择学位紧张学校摇号”通道完成随机派位志愿填报,或在“不选择学位紧张学校摇号”通道完成志愿填报。若在“不选择学位紧张学校摇号”通道完成志愿填报,即视为放弃参加初中阶段学位紧张学校电脑随机派位资格。
区教委于6月20日统一组织随机派位电脑摇号。参加学位紧张学校电脑随机派位未摇中的学生,应由其毕业小学的对口中学接收入学或指派入学。
2.区外小学毕业的沙坪坝区户籍应届学生入学
由区教委中招办根据中学学位空余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入学。
沙坪坝区户籍应届学生可进入专栏或专区的“小升初统筹入学”通道完成入学申请。中招办根据中学学位空余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3.非沙坪坝区户籍应届学生(随迁子女)申请入学
坚持“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尚有空余学位的初中学校可在学校招生计划范围内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
申请入读区内公办初中的随迁子女应进入专栏或专区的“随迁子女入学申请”通道选择学校并提交随迁子女入学申请,向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初中申请入学。
(二)政策保障性入学
1.残疾学生入学。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应接收招生范围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协助中度残疾学生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需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学生,由其划片对口学校纳入学籍管理,并按“一人一案”方式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2.全面落实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烈士、高层次人才、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援藏干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子女的教育优待政策。
3.特定类型招生。市教委审核同意的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体育、外语等特定类型招生项目要提前向社会公示报名条件、招生流程、考察方式、培养方案,录取工作完成后,要公示录取结果。外语、体育类项目可以在小升初招生中开展语言、体育方面的兴趣潜质素养考察,不能开展其他文化科目测试,小学入学不得开设此类招生项目。
4.其他特殊情况由区教委统筹安排。各学校有义务接收区教委指定入学的学生,并用好管好“重庆市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动态管理平台”,对招生入学工作实施台账化精准控辍。
沙坪坝区2025年初中招生入学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