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筛查人群
年龄35-64周岁的筛查项目镇常住妇女(今年筛查项目镇见下表)。
注:妇女“两癌”筛查每三年可免费参加一次,但2023、2024年参加过“两癌”筛查结果异常的妇女今年仍可免费参加。
筛查内容

筛查地点

筛查注意事项
1.携带本人身份证。
2.月经期不参加检查。
3.接受检查前24小时内,禁止性生活、阴道冲洗以及阴道用药。
4.检查当日排空大便,妇科检查前排空小便。
5.初筛结果异常不能作为疾病的最后诊断,本次筛查如果有可疑或异常情况,接到通知后请遵医嘱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具体科普:
一、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二、宫颈癌有什么症状?
宫颈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
三、哪些危险因素与宫颈病变相关?
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 1.有宫颈癌等疾病相关家族史; 2.性生活过早;3.过早生育(18周岁以前);4.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5.多个性伴或性伴有多个性伴; 6.HIV 感染; 7.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 8.吸烟、吸毒者。
四、生活中怎样预防HPV感染?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性传播疾病发生。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五、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吗?
可以。9-45周岁女性均可接种HPV疫苗,在此年龄段越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其中9-15周岁女性是重点人群。
六、定期宫颈癌筛查有必要吗?
有必要。35-64 周岁妇女应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并在发现癌前病变时及时治疗,可以阻断病情向宫颈癌发展。
七、女性间隔多长时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
妇女每3-5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
八、接种HPV疫苗后,是否还需要接受宫颈癌筛查?
需要。无论是否接种HIPV疫苗,均需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九、国家宫颈癌筛查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癌初筛(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高危型HPV检测),初筛结果异常还需要接受阴道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十、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需要治疗吗?
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都不能作为疾病的最后诊断,应由专业人员结合检查结果和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再确定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
十一、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我国女性新发恶性肿瘤之首。目前乳腺癌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通过控制高危因素可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十二、乳腺癌有哪些典型症状和体征?
乳腺癌典型症状及体征表现为:乳房区域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十三、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1.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 2.月经初潮过早(<12周岁)或绝经较晚(>55周岁); 3.未育、晚育及未哺乳;4.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 5. 活检证实患有乳腺不典型增生;6.绝经后肥胖; 7. 长期过量饮酒等。
十四、如何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提倡生育和母乳喂养。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不典型增生等乳腺高危病变。
十五、定期乳腺癌筛查有必要吗?
有必要。早期乳腺癌无明显症状或体征,只有定期乳腺癌筛查,才能尽早发现,通过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
十六、女性间隔多长时间做一次乳腺癌筛查?
35-64岁妇女应至少每2-3年进行乳腺癌筛查。高风险人群可适当增加筛查频率。
十七、国家乳腺癌筛查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乳腺体检、乳腺彩色超声检查,如果初筛结果异常后续可能还需要接受乳腺X线检查、乳腺活检及组织病理检查等。
十八、发现乳腺癌后怎么办?
确诊乳腺癌后,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治疗。
十九、乳腺癌的预后怎么样?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到晚期下降至30%左右。通过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完全有可能治愈,治疗费用更低,且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可得到明显提高。
二十、乳腺增生一定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不一定。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恶变的可能性很小,不需要过度恐慌,但不典型增生等乳腺高危病变会有恶变为乳腺癌的可能。